系统生物学对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模式的影响

tao xu

Abstract


目的: 探讨系统生物学对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模式的影响价值,以为中药学健康发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中药学调研分析法,对接受中药质量检验控制的40类中药管理项目进行汇总分析,依照检验环节是否应用中药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模式,等分对照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列,分别施以一般质量控制和常规评价模式、中药质量控制及系统生物学评价模式,临床对比分析两组质控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在中药样品分类合格指数、中药质量检验临床合格指数、中药学推动指数上数值对比分别为(90.5±2.4)和(78.5±2.2)、(96.2±1.5)和(79.0±1.2)、(96.5±3.8)和(73.6±3.5),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在合格样本、合格率上数值对比分别为12和20、合格率为60.00%(12/20)、100%(20/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生物学对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模式的影响价值确切,中药质量控制及系统生物学评价模式的运用,能从直接程度上改善中药检验成果,提升中药检验质量,推动中药学长远发展,值得药学质控环节加以选用实施。

Full Text:

PDF (简体中文)

References


叶霁,李睿旻,曾华武等.基于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及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19 50 (19) 4529-4537.

任钧国,刘建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现代中药 2018 20 (11) 1319-1322,1329.

李发美,熊志立,鹿秀梅等.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及系统生物学对其的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 (1) 120-126.

董玲玲,范强,于晓辉等.代谢组学在中兽药领域的发展解析[J].中国兽药杂志 2018 52 (4) 73-77.

刘浩,屈凌波,相秉仁.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 (3) 450-451.

Select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Tropical Medical Alliance (BRTMA) forum in tropical medicine [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9 12 (13) 1-44.

齐炼文,杨华,李会军等.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与质量评价研究[C].中国药学会.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3 57-62.

赵建平,冯振宇.系统生物学思维下的中药研究现状[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111-117.

郭慧,崔扬,王秋红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复方研究近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 23 (1) 213-219.

邓桂明,张志国,葛金文等.基于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模式研究左金丸及类方“谱-效”关系[Z].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